USB-CDC通讯类EEM、ECM和NCM的关系与区别
EEM、ECM和NCM概述
EEM、ECM和NCM所有这些协议都属于 USB CDC(Communications Device Class) 的一个子类。它们的目标都是:让USB设备(如手机、开发板)在主机(如电脑)看来像一个标准的以太网卡,从而无需安装特殊驱动即可使用网络功能。
1. EEM (Ethernet Emulation Model) - 以太网仿真模型
介绍:
EEM是比ECM更新的一个CDC子类。它的设计目标更加简单:只高效地传输以太网数据帧,而将大部分控制功能(如链路通断通知)省略或简化。它被认为是一种“更轻量级”的协议。工作原理:
同样使用USB批量传输来封装原始以太网帧。与ECM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没有单独的控制接口,所有操作(包括心跳包保持连接)都通过数据接口完成。优点:
- 更高效:协议开销比ECM更小,因为没有复杂的控制信道。
- 设计简单:在嵌入式设备端实现起来更容易。
- 同样被现代操作系统(Linux, macOS, Windows 10+) 原生支持。
缺点:
- 功能相对ECM较少(但对于简单的网络连接来说足够用)。
适用环境:
- 对效率和实现简单性要求高的嵌入式设备。
- 许多微控制器(如STM32)的USB库默认提供EEM示例。
- 与ECM的应用场景高度重叠,是ECM的一个轻量级替代方案。
2. ECM (Ethernet Control Model) - 以太网控制模型
介绍:
ECM是USB CDC规范中定义的标准以太网传输协议。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。ECM设备在连接时会向主机报告其以太网功能,操作系统内置的标准CDC-ECM驱动即可识别并加载。工作原理:
数据包被封装在USB批量传输(Bulk Transfer)中,效率很高。它包含一个明确的控制通道用于管理链路状态(如连接、断开、设置MAC地址等)。优点:
- 标准化:是USB-IF官方标准,兼容性有保障。
- 系统原生支持:Linux、macOS、BSD等类Unix系统通常都内置了CDC-ECM驱动。Windows 10及以后版本也提供了内置驱动。
- 稳定可靠:协议成熟,功能明确。
缺点:
- 在旧版Windows(如Win7、Win8)上可能需要手动安装驱动,用户体验不佳。
适用环境:
- 嵌入式Linux设备(如树莓派、各种ARM/NMP开发板)。
- 网络设备(如4G/5G路由器、CPE)。
- 打印机、扫描仪等需要网络共享的外设。
- macOS和现代Windows电脑连接的设备。
3. NCM (Network Control Model) - 网络控制模型
介绍:
NCM是旨在替代ECM的现代协议。它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:提高大数据量传输的效率。它通过将多个以太网帧聚合(Bundling)到一个USB传输事务中来减少USB协议本身的开销(如中断、信令),从而显著提升吞吐量。工作原理:
NCM引入了一个“NTB”(Network Transfer Block)的概念。驱动程序会将多个以太网数据包打包成一个大的NTB,然后通过一次USB批量传输发送出去。在接收端再解包。这大大减少了“每个数据包一次传输”的固有开销。优点:
缺点:
- 协议实现比EEM和ECM更复杂。
适用环境:
- 高速网络设备:这是NCM的主场。
- 5G/4G移动热点(MiFi):需要为手机和电脑提供高速网络共享。
- USB 3.0/3.1千兆以太网适配器。
- 任何需要最大化USB网络带宽的应用场景。
三者的区别对比
特性 | ECM (Ethernet Control Model) | EEM (Ethernet Emulation Model) | NCM (Network Control Model) |
---|---|---|---|
设计目标 | 标准、完整功能的以太网控制 | 轻量级、简单的以太网仿真 | 高性能、高吞吐量 |
协议复杂度 | 中等 | 低(最简单) | 高(最复杂) |
传输效率 | 中等 | 中等 | 高(支持数据包聚合) |
控制通道 | 有独立的控制接口 | 无独立控制接口 | 有控制接口 |
驱动支持 | Linux, macOS, Win10+ | Linux, macOS, Win10+ | Linux, macOS, Win8.1+ |
主要优势 | 标准化、稳定 | 实现简单、开销小 | 速度最快、带宽利用率高 |
典型应用 | 嵌入式设备、网络外设 | 微控制器(MCU)、简单设备 | 5G热点、高速网卡 |
总结与适用环境选择
追求极致性能和速度(如5G网络、千兆以太网):
- 首选 NCM。它是为高速时代设计的,能最大程度减少协议开销,提升吞吐量。这是当前高端消费设备和网络设备的主流选择。
开发嵌入式设备,追求稳定和标准兼容:
- 选择 ECM。它是一个成熟可靠的标准,被广泛支持,功能齐全。如果你的设备不需要极高的速度,但需要很好的兼容性,ECM是安全的选择。
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(MCU)项目,追求实现简单:
- 选择 EEM。它的协议栈最轻量,实现起来最简单,对于简单的网络连接需求(如数据采集器、物联网设备)非常合适,足以胜任。
简单来说,可以这样记忆:
- EEM:简单、轻量。
- ECM:标准、通用。
- NCM:快速、高效。
在实际产品中,一个设备(如一部手机)通常会同时实现多种CDC类型(如RNDIS, NCM, ECM)。当通过USB连接到电脑时,电脑的操作系统会根据自己的支持情况,自动选择最优的协议进行通信(例如,Windows会优先选择RNDIS或NCM,而Linux会优先选择ECM或NCM),以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。
本文链接为:http://www.usbzh.com/article/detail-1572.html ,欢迎转载,转载请附上本文链接。